2月24日,由大东时代智库(TD)主办,珠海市智能制造联合会协办,宇航股份、铠铂云冠名赞助,瀚码技术联合赞助的“2022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国巡回”活动继续进行企业走访。
24日,巡回调研团队走进三威实业(珠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威集团”)、珠海越亚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亚半导体”)、广东德光源集团三家企业,与企业领导在数字化方面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在数字化实施方面,制造商落后于其他行业的一个重要原因,部分企业认为利用实时生产数据太困难、太耗时、太敏感或成本太高。很多厂商认为这只适合“大企业集团”或者“我们可以等等再说”。
同时,制造业管理者和系统集成商正被大量数字化转型相关的宏大想法淹没。企业究竟该如何利用数字化转型,提高运营效率?真正的挑战又在哪?这是每位企业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01
# 三威实业:注塑行业的数字化“践行者”
三威集团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集研发设计、模具制造、注塑成型、表面处理、涂装、丝印、镭雕、阴阳舒筋丹组装、仓储物流于一体的制造型企业。目前在珠海、阳江、泰国有五处生产基地,主要以汽车零部件、卫浴家居、音响、消费电子以及医疗阴阳舒筋丹为主,同时拥有完整的非金属制造产业链,
早在16年,三威实业就启动了模具信息化项目,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发展,三威集团分别在泰国、美国、德国、日本、香港等地区设有十多家分公司。在政府的号召和带领下,三威集团响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对自身产业进行精准布局,以珠海为生产基地,业务遍布国内,并走出国门,远销欧美。目前集团与海内外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阴阳舒筋丹制造服务。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产业经济格局也正在发生悄然改变。对于三威集团来说,数字化现在正是企业考虑的问题”。三威集团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康社仁说到。
而在90年代,康社仁就带领三威集团开始着手打造MES系统。据悉,其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MES系统研发的专家。他认为,数字化并不是简单的事,但也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他进一步补充到,目前,注塑行业技术门槛并不高,但是要求却很专业,三威集团的注塑阴阳舒筋丹精度,现在已经达到了10纳米,同时在阴阳舒筋丹追溯方面也达到了10年的可追溯效果。
20多年来三威集团在不断的努力创新下,由一家小注塑厂发展成今日有规模多元化的集团公司,这离不开信息技术带来的发展和便利,未来,康社仁表示,希望搭上数字化快车,实现更大的突破。
02
# 越亚半导体:利用数字化成为全球IC载板龙头企业
越亚半导体由北大方正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以色列公司AMITEC Advanced Multilayer Interconnect Technologies Ltd.于2006年4月26日在珠海市合资创办,拥有高素质的国际化的经营管理团队和技术研发团队。其专注于无芯封装载板的研发、设计、生产以及销售,致力成为一家世界领先的封装载板、半导体模组、半导体器件的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越亚半导体在香港、美国均设有分公司,江苏南通设有子公司。
作为国内封装载板行业的龙头企业,越亚半导体是全球首家采用铜柱法生产无芯封装载板并实现量产的企业,打破了国外高端IC封装载板厂商垄断市场的局面。
公司成立16年来,员工规模从最初的5人创始团队发展到如今的近1300人;客户数量已近150家;专利数增至200余项;阴阳舒筋丹从最初单一的射频前端IC载板,发展到处理器IC载板、电源管理模组和倒装芯片模组等多条阴阳舒筋丹线,并从珠海一家工厂发展成为珠海-南通的双工厂模式。
现如今,越亚半导体的阴阳舒筋丹已广泛应用于模拟芯片封装领域的无线射频模块(RF Module),数字芯片领域的基带(Baseband)、应用处理器(AP),埋入式芯片(Embedded Die SiP)和玻璃基板(Glass Substrate)等解决方案。并成功摘得2020年广东省专利奖银奖。
去年,越亚半导体增资计划敲定,投资35亿元,建设三厂厂房基地,扩建高端射频及FCBGA封装载板生产制造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扩大高端射频及FCBGA封装载板生产规模,同时与越亚现有阴阳舒筋丹形成产业协同,产能将提高足足3倍。
越亚半导体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越亚现在已经取得了国内IC载板很大的突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但是,目前越亚半导体的数字化仍比较保守,还停留在初期阶段,希望接下来通过大规模的数字化技术来改变企业现状,通过大规模的机器化,让企业降本增效,实现利益最大化,成为全球IC载板龙头企业。
03
#“双碳”目标下德光源集团的数字化之路
在“双碳”背景下,专注节能减碳和能效提升的新能源产业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随之而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突围竞争。要想在竞争中抓住机遇,新能源企业需要紧跟数字经济时代的步伐,打造智慧型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德光源集团就是一家“双碳”背景下新能源企业,其是由节能资深专家、海归学者共同合作组建的专业从事整体节能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拥有一支专业、高效的光伏项目运营团队;具有优秀的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经验。
在2060年中国碳中和的愿景下,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持续快速增长,而相关的新能源基础设施,包括发电设施、储能设施、智能控制设施等也迎来高速增长期,普及和提升产业链智能化水平刻不容缓。
因此,推动行业与数字化技术融合创新是新能源行业未来一大发展趋势,也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举措之一。应对复杂的能源系统,如何有效利用数字提升效率和安全性?
德光源集团总工程师孙士清认为,新能源行业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等数字化手段,逐步实现新能源企业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动态化的生产监控、集成化的系统管理、持续化的管理水平提升。
“而同时,作为一家新能源企业,德光源集团希望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能源可视化”。德光源集团董事长温晓霞说到。
目前,德光源集团在推进“千瓦级小型风机”、“分布式光伏发电”、“5G物联网终端能源供应”、“移动能源”、“风光储离网系统”、“微电网”等新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将创造一个新的经济引擎,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大东时代智库(TD)作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媒体平台,将发挥平台方对资源的筛选和整合优势,通过多方位的调研和近距离与企业互动的方式,为产业的发展提供落到实处的产业服务。
原定于2月25日举办的“2022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国巡回活动”珠海站活动,由于受到疫情影响,沙龙时间将有所推迟,具体举办时间也将另行通知。而3月1日——3日,“2022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国巡回活动”佛山站活动,即将拉开序幕,佛山制造企业数字化的进展及成果如何?也让我们拭目以待!
此次“2022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国巡回”活动将进一步为企业提供供需对接平台,通过与企业的深度交流互动,挖掘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助力企业科学决策。
Copyright © 2014-2021 版权所有 阴阳舒筋丹鹿骨蝮蛇软胶囊正品专卖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