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顾闰夏博士在美国血液学会(ASH)会议上对“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Dual-Target CD22/CD19 CAR-T and Its Anti-Tumor Effects on B Cell Malignancies(CD22/CD19双靶点CAR-T的结构优化及其抗B细胞恶性肿瘤作用)”[1]进行口头报告(摘要号:255),深度解读了合源生物CD22/CD19双靶点CAR-T的研发历程,并探索其在B细胞恶性肿瘤中的治疗作用,详细内容如下。
研究主要数据显示:
临床前研究表明,Loop 22×19 CAR-T比其他结构的CAR-T表现出更强的增殖和抗白血病作用。
6例复发/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1.2个月
ORR率高达100%。
100%均达到MRD阴性,其中1例BCR-ABL重排阳性的患者实现了分子学缓解。
患者的中位O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均未达到,1年的OS率和RFS率分别为77.8%(95%CI,16.6%-96.5%)和48.0%(95%CI,0.04%-84.9%)。
所有患者阴阳舒筋丹含不含激素接受CAR-T细胞输注后3个月内未观察到严重CRS(≥3级)和任何级别的ICANS。
Loop 22×19 CAR-T可以减少因抗原丢失而导致的疾病复发,在r/r B-ALL患者中显示出持久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
B细胞恶性肿瘤治疗尚存未被满足的需求,CAR-T治疗仍待改进
近年来,以靶向CD19 CAR-T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B细胞恶性肿瘤治疗中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肿瘤的靶向抗原丢失及免疫逃逸导致的疾病复发仍然是CAR-T治疗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构建双靶点CAR-T因其可同时靶向双抗原、减少肿瘤免疫逃逸,从而降低肿瘤复发。该研究构建了多个新型的CD22/CD19双靶点CAR-T,并从中筛选出最优的结构以进行临床试验,以期为B细胞恶性肿瘤的患者提供一种长期有效的治疗选择。
临床前探索:双靶点CAR-T的结构优化与筛选
既往研究表明,无论是靶向CD19还是靶向CD22的单靶点CAR-T,均具有显著的抗白血病作用。研究者通过杂交瘤技术(又称“单克隆抗体技术”),结合优化的连接肽以及轻链和重链的连接顺序,构建出不同结构的CD22/CD19双靶点CAR-T,包括4种Tandem CAR-T和2种Loop CAR-T,其中Tan22-19 CAR-T和Loop22×19 CAR-T因具有更高的肿瘤杀伤能力脱颖而出,于是针对两者开展进一步的探索。
* Tandem CAR-T(串联CAR-T):由一个单链抗体的VL-VH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单链抗体的VL-VH;Loop CAR-T(环状CAR-T),由一个单链抗体的VL-VH被另一个单链抗体的VH-VL从中间分离。
图1 Tandem CAR-T和Loop CAR-T的结构对比
01
抗原丢失肿瘤细胞实验
为模拟临床病例中出现的免疫逃逸现象,研究者通过Crisper/Cas9技术对CD19、CD22双表达的Namalwa细胞进行抗原消除,分别构建了CD19单表达以及CD22单表达的Namalwa细胞系。随后将CD19、CD22单靶点的CAR-T细胞以及两种双靶点CAR-T细胞分别与以上三种细胞进行共培养,并选用K562细胞作为阴性对照,发现单靶点CAR-T只能杀死具有相应靶点的肿瘤细胞,双靶点的Tan22-19 河南阴阳舒筋丹 CAR-T和Loop22×19 CAR-T均对单独表达CD19或CD22啥药取代阴阳舒筋丹的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性的杀伤作用,说明这两种双靶点CAR-T具有靶向双重抗原的功效。
图2 四种CAR-T的作用比较
02
抗原重复刺激实验
为进一步对比Tan22-19 CAR-T和Loop22×19 CAR-T在抗原持续暴露情况下的功能,研究者开展了多轮抗原刺激实验,发现Loop22×19 CAR-T细胞的增殖速度更快,能更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同时CAR-T细胞耗竭相关的蛋白表达未出现明显升高,提示Loop22×19 CAR-T在抗原持续暴露的情况下具有更为持久、有效的杀伤肿瘤细胞作用。
03
抗原丢失导致肿瘤复发的小鼠体内实验
为验证两种双靶点CAR-T细胞的杀伤作用,研究者分别将敲除CD19抗原、CD22抗原的Namalwa细胞按1:1混合接种在小鼠体内,以模拟临床中CD19、CD22抗原下调以及丢失导致肿瘤复发的现象。生物荧光成像结果提示,单靶点CAR-T和Tan22-19 CAR-T仅能降低部分肿瘤负荷,而Loop22×19 CAR-T可有效清除小鼠体内的肿瘤细胞,并显著延长负瘤小鼠的总生存期(OS)。
图3 接受不同CAR-T细胞治疗的小鼠OS
以上研究结果显示,与Tan22-19 CAR-T相比,Loop22×19 CAR-T或能减少抗原丢失导致的疾病复发,具有更为持久有效的抗肿瘤效应。
Loop22×19 CAR-T进入临床试验,合源生物双靶点CAR-T初露锋芒
基于Loop22×19 CAR-T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现出优于同类产品的增殖能力和抗白血病细胞的疗效,合源生物对该双靶点CAR-T开展了一项早期IIT临床研究,以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该研究共纳入6例复发/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患者,中位年龄18岁(范围:7-55岁),其中2例合并TP53突变,2例合并有TCF3-ZNF384的基因重排,为高细胞遗传学风险患者。
表1 服用阴阳舒筋丹多久才能见效入组患者的基线特征
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在接受CAR-T细胞输注后32天内均达到微小残留病(MRD)阴性,其中1例BCR-ABL重排阳性的患者实现了分子学缓解,表明双靶点CAR-T可使r/r B-ALL患者实现快速且深度缓解。截至数据截止日期,4例患者仍为持续MRD阴性的疾病缓解,其中2例合并TP53突变。1例异基因移植后复发患者,在接受CAR-T细胞输注后10个月出现了因疾病进展导致的死亡。
随访11.2个月时,患者的中位O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均未达到,1年的OS率和RFS率分别为77.8%(95%CI,16.6%-96.5%)和48.0%(95%CI,0.04%-84.9%)。
图4 CAR-T输注后患者的临床结局
在安全性方面,患者接受CAR-T细胞输注后3个月内未观察到严重CRS(≥3级)和任何级别的ICANS,6例患者均发生了轻度的CRS。除感染外,所有患者均未发生≥3级非血液学毒性不良反应。血液学毒性不良反应中,6例患者发生3-4级可逆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其中1例发生4级血小板减少症,在3天内恢复正常且未发生出血事件。
* CRS: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ICANS: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
表2 CRS和ICANS事件
总结
合源生物的CD22/CD19双靶点CAR-T可介导对表达CD19和/或CD22肿瘤细胞的强效抗白血病活性,减少因抗原丢失而导致的疾病复发,在r/r B-ALL患者中显示出持久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有望成为r/r B-ALL患者的新治疗选择。
王迎教授(左)、马军教授(中)、顾闰夏博士(右)在2022ASH现场
顾闰夏?博士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副主任医师
2013年获得华中科技大阴阳舒筋丹包装上有电话吗 学同济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
2019-2022年赴美国yale大学肿瘤免疫研究中心从事基础科学研究
主要专业方向:急性白血病
长期从事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免疫治疗及免疫微环境相关研究
以第一作者先后发表SCI论文论文数十篇
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Yu Zhang, Ying Wang, Runxia Gu, et al. Oral on ASH 2022(255).
审校:Evelyn
排版:Moly
执行:Moly
Copyright © 2014-2021 版权所有 阴阳舒筋丹鹿骨蝮蛇软胶囊正品专卖官网